古建筑施工验收规范有什么内容?



				
				
小佳姐~:)
82494 次浏览 2024-05-22 提问
150

最新回答 (5条回答)

2024-05-24 03:06:15 回答

建筑工程申请认证!
财富值双倍  检索优先  专属展现  同行交流
-  6  -      7、本规范与《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》CJJ39  (北方地区),CJJ70(南方地区)统一问题。  现行国家颁发的各“施工质量验收规范”对施工质量的要求都较前有了大的提高,为与现行“施工质量验收规范”接轨,本规范对施工质量,验收标准都有了提高,过去颁发的《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》CJJ39(北方地区),CJJ70(南方地区)又没有作废,所以本规范规定“工程验收内容”仍按保证项目,基本项目,允许偏差项目三个方面进行,验收的标准方法应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,只有当本规范没有明确规定的内容才可按“检验评定标准”的规定执行,增加了强制性条文的要求,提高了质量标准,以验评标准的优良标准为新规范的合格标准。  质量检查的等级,保证项目,基本项目应全部合格,允许偏差项目检查点的合格率应在80%及以上才算合格。  本规范的质量等级只分合格不合格两种,不进行评优良工程。      8、关于规范内容全与细的统一问题。          根据古建技术面临失传的危险,本规范在编写内容上尽量全,在施工作法方面尽量细。除了文字外,还附了很多图,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各地的古建技术和作法,凡是成功的、普遍的、典型的有发展前途的内容都应编进来推广。      (1)“全”。尽量把古建筑所需的内容全部包括进来。把各地使用较广,并有发展前途的典型古建技术也总结进来。所以这本规范不但规定了,大不构架、木装修、砖细、砖雕、木雕、石雕、各类型屋面,彩画等内容,还规定了灰塑、陶塑、泥塑、壁画、贴金、墙画,裱糊等新做与修缮内容,还把西北维族广泛使用的石膏雕;福建、广东广泛使用的嵌瓷;以山西为代表北方数省使用的汉纹绵彩画;西北土墙修缮等都写了进来。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这些古建技术。      (2)“细”。为了不失传,把古建的施工工艺写的很细。比如彩画、壁画、雕塑、地仗作的法都详细的写了出来。不但把每一步工艺作了规定,还把材料制备工艺也都详细总结进来作了规定。力争把原始的作法都编进来。应基本上达到只要按本规范的规定作,就可以达到古建艺术的效果。    9、新建和维修保护统一问题。  本规范用了大量的篇幅,介绍了维修保护技术和作法。凡是有新建的内容的都有修缮的内容,大木构架有七节规定修缮内容,装饰工程有六节讲修缮强制性条文十一条有六条是规定修缮的。由此可
-  7  -  见,新建与修缮同等重要。  10、关于古建保护与结构安全、社会环境效益问题的统一问题。        这主要表现在强制性条文上。我们上报了二十五条,经专家审查批准了十一条。由于本规范是古建方面的规范,又不同于一般新建规范,强制性条文只强调的是安全问题,把文物保护的一些要求也列入了强制性条文。十一条,有文物保护方面三条,安全方面五条,环境公众利益方面三条。  1)  文保方面:  有一条要求:在文物建筑附近施工必须要经文物部门批准;有一条要求:在维修古建筑时要坚持四保持“结构、材料、工艺、形制”不变。    对使用新材料也有明确要求,一是要有成功经验,二是形制,色彩与古建一致。    有一条要求:彩画的内容、形式、色泽、材料必须符合古建要求。  2)  在安全方面有五条:即房屋的牮直、升高、发平、山墙、屋脊、屏风墙、雕塑件的抗震防台风问题、装饰的安全问题。这里补充几点:  (1)规范中不管是牮直、升高、发平都提必要时要揭瓦卸屋面问题。实际经验告诉我们不一定都要卸屋面,如果木构架较好,损坏的地方加固好,就可不卸屋面进行牮直、发平、升高施工,这全凭施工人员的经验。在87年我到吴江辛塔去看人家有10多间房子(又是沿河)都向北偏移20多公分,又都是两层楼,只人撤出来,什么东西都不动(影响柱子牮直的墙要拆)10多间房子一起牮直,完成的很好。  (2)牮直要保证将来垂直问题。按照矫枉过正的要求,一般矫到向相反方向过几公分。等撑杆、索绳去掉,屋架按照原来的状况还要回去一部分的,这样有矫过部分就平衡了,反而屋架更直了。  (3)关于抬梁古建筑房子,它的缺点是沿房子的横向刚度较好,纵向刚度较差,房子往往会沿纵向倾斜,按着危房鉴定标准的规定,房屋倾斜超过房高的1.5%即为危险房屋,苏州在90年代房管局管的古民居有300多万平方米,其中有厅、祠堂等。苏州市直管公房危房面积要超过50万平方米。我们经过了大量的调查,又在小太平巷借拆迁做了一个两开间两层楼的房子拉倒试验,在最坏的条件下(两层的楼板全部拆)进行拉倒试验,准备三天拉倒(第一天每次拉5cm,第二天每次拉3cm,第三天每次拉1cm)结果拉倒第二天6m高柱已倾斜25.2cm(有的24.5cm),当天停了不拉了。因为晚上刮风
-  8  -  下雨倒塌,如不下大雨刮风倒不了。所以说明我局制定的平方倾斜达3.5H%,楼最大倾斜达3.0H%(不得超过20cm)为危险房无问题。自1989年12月26日公布使用现未发生过问题,危房当时降到只有15万平方米左右,降低了政府的压力,也给居住者带来安慰。  柱子下降10cm以上,拨榫长>1/3榫长等为危房,我们有了  经验就敢作。我记得玄妙观大殿,其中有一个步柱下沉了35cm,当时讨论修理方案时,很多设计单位的大都讲应停业维修,不然有危险。我当时表示无问题,可以照常使用,只在修屋面时,有可能掉瓦的部位遮挡一下就可以了,原因是我们有直接经验与体会。  (4)古建筑的高屋脊、屏风墙、观音斗,应该考虑防台风,防地震,因为在台风季节多次发生这些部位倒塌。  3)  有三条是关系到公众利益环境的强制性条文。      地仗材料、治白蚁药品、防火、防潮的涂料,不要污染环境,不要给人造成伤害,特别是治白蚁的药,一定要用低容、高效、快失效的药,因为我们处理的木构架都是住人的房子,这点要特别引起注意。  11、强制性和参考性的统一。      本规范是国家行业标准,是强制性标准,是必须执行的。但  由于古建筑的复杂性、多样性,有些问题不能强制死。如古建筑的砂浆问题,古建筑彩画的颜料使用问题,规范中都明确有设计要求的按设计要求作,没有规定的可按附录规定作,找不到合适作法时按当地传统作法作,这些要求都是带有一定参考要求的。又如规定中列的南方砖的规格尺寸,北方各类砖的规格尺寸及其砌砖方法都未强制使用,只有个别重要古建筑,在露明部分的局部维修时才可使用过去的砖料、过去的砌筑方法。  12、施工验收用表,也是用新建的用表和古建筑的用表统一结合使用。      从工程分部分项用表,到单位工程验收用表,质保资料核查表,使用功能抽查核验表,分部工程验收表等都与新建工程用表一样,只有检验批验收记录用表是用古建检验评标准的用表。  13、关于古建筑工程的施工与监理的统一问题。      本规范总则  条规定,古建筑工程的施工必须由有古建筑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,没有提监理,这是因为国家文物局今年才刚评定完了古建监理资质的工作。规范已批无法再改,实际上有了文物局对监理有了古建资质的评定,今后古建工程的监理也一定要由有古建监理资质的监理单位承担。    
-  9  -  四、规范编写的依据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。  1、本规范编写的依据,有两个方面:  1)  现存的标准规定:  ①国家文物保护法  ②清《工程作法则例》、宋《营造法式》  ③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》  ④南方的《营造法源》和建国以来古修建方面的经验  ⑤现存的大量的古建筑实例  ⑥《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》(南方地区、北方地  区)  2)  各地的经验总结资料:  ①  各参编单位提供《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写草稿》  ②  调研资料、调研报告  ③  参编人员和单位提供的文章著作(敦煌研究院的古建筑壁画的维修经验,马炳坚、刘大可的清式营造则例,古建瓦石营法等)  ④  园林技术上的有关资料等。      2、本规范的作用:        全国统一的《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本,填补了我国只有各地作法没有统一施工验收标准的空白。为指导古建筑修建施工,促进提高古建工程质量,为编写古建筑设计规范,古建筑施工预算定额等提供了依据。在验收质量标准上,对影响安全、环境、公众利益强制性条文上都与国家现行规范接轨,保证了使用的连续性,更有利于指导古建施工,便于在各地实施。对实施中可能碰到的问题也指出办法,一是参考执行,二是《按当地传统作法执行》,对中国古建技术的发展,宏扬中华文化将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。      3、规范存在的问题:  1)  深入调查研究,更广泛深入的收集资料不够,在融合统一方面的内容上尚应提高,有些好的成功的经验还未了解到。  2)  对穿斗式木造架的作法、资料收集不够,特别是木构架的制作方面细致了解不够,提出的要求不一定准确、全面。  3)  对规范中的技术术语,研究分析不够,有些术语未作解释,有些术语由于缺乏图的对照也讲不清,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,我们计划补这一部分。  
-  10  -  4)  由于编写人的水平有限,难免有挂一漏万,必定是第一本规范,应该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,通过实践总结提高,为今后的改革编写规范创造条件。正如北京文管局故宫博物院古建专家杜仙州老先生,在规范审定会上讲的“目前编写一份全国性的古建施工规范十分必要,但不能一蹴而成,需要长期积累,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古建筑施工技术,语言不通、土话、行话很难理解,困难不少”不能求责求全,只有通过实践才可能提高、完善。      4、关于传统建筑的发展问题。中国的古建筑,比较确切的应该用传统建筑比较好,现代建筑在发展(无论是材料、结构形式都在发展),我国优良的传统建筑也要发展,我们不能死守着白墙灰瓦不变,这不是发展,那是复古。在继承传统建筑优良风格的前提下应向前发展,比如在屋面瓦、材方面应用水泥材料代替,在屋造型、室内外装饰,花窗、月洞的应用,墙画、彩画的使用都应作些探索。前几年有一个朋友开发一块地,他向各设计单位还有国外单位征求中国传统现代民居方案,作了好多方案都脱不开西式别墅的影响,要不然就是复古老一套,后来他退休了没有人再搞下去,在坐的都发动各地对中国传统建筑有兴趣的人,一起努力,创造中国现代的传统建筑。中国建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屋面上,高屋脊、大翘角、曲屋面,只要抓住这些特点,远远一看就是中国建筑。当然还有门窗的造型、装饰花纹色彩,也有中国建筑的特点。

2024-05-24 03:06:15 回答

南北古建筑的一些作法本来是不同的,怎么统一到一本规范中使用,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。所以有的专家、编写组中的有的成员主张还是南北分开编写为好。根据建设部的要求,我们现在把它统一起来了,怎么统一呢?主要采取三种作法:一种是融合在一起编写;一种是基本融合在一起,实在不好统一的地方用分条办法解决;一种是分不同的节进行编写。  (1)  南北方作法融合在一起编写,如雕塑工程,不管是木雕、  砖雕还是石雕都未分南方北方作法。木装修工程、装饰工程等也未分南北方。  (2)  基本融合在一起编写,个别不好统一的,用不同的条款  进行处理。如大木构架工程,在抬梁式与穿斗式木构架单件制作是融合在一起写的。但对穿斗式木构架制作用了4.12.2专门的条进行编写。对角梁的作法又在条的下面分不同款项来说明北方地区角梁作法,西南地区角梁作法,江浙地区角梁作法,有合有分的来规定南北不同的作法。如4.10.2.4(讲苏州)角梁作法,4.10.2.8~10讲北方角梁作法。4.10.2.12讲西南地区角梁作法、地面做法,有南方方砖金砖作法、北方砖金砖作法,用不同的条来解决。  (3)  不能融合一起分节表述:  古建筑屋面工程的作法南北区别很大,即用在一章分不同的节来编写,如小青瓦、合瓦、(板瓦)、屋面的作法:北方用6.7节合瓦屋面表述,江浙一带用6.6节小青瓦屋面表述,在西南和华南地区用6.5节冷摊瓦屋面表述,西北干旱地区用6.8节干槎瓦屋面作法表述。用这样几节就把小青瓦(合瓦、板瓦)屋面在各地的不同作法都规定出来了,各地都可找到施工验收标准指导验收。如彩画大部分融合在一起,增加了地方彩画一节。

2024-05-24 03:06:15 回答

现在还没有,《标准分享网》上有2005版本的。
如果要2011或2012的版本,你可以选择近期更新的规范进行汇总。
规范更新较快,下面是我近期收集的规范目录,你可以自行选择一些有用的,去《标准分享网》或《造价者网》免费免注册下载,望对你有帮助!
常用GB施工规范:
50026-2007 工程测量规范
50086-2001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
T50107-20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
50108-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
50119-200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
50134-2004  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
50164-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
50202-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
50203-201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
50204-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
50205-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
50206-2002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
50207-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
50208-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
50209-2010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
50210-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
50300-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
50325-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
50327-2001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
50330-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
50345-200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
50354-2005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
T  50362-2005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
50367-2006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
T50375-200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
50404-2007  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
50411-2007      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
50496-200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及条文说明
50497-2009 基坑监测规范
50621-2010T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
常用JGJ施工规范:
3-2010 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
6-99   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
7-2010 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
8-2007   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
T14-2004 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
18-2003 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
T  23-200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
T27-2001 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
28-1986 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
T29-2003 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
33-2001 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
46-2005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
55-2000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
59-99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
68-90  多孔砖(KP1型)建筑抗震设计与施工规程
T70-2009  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
78-91  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
79-2002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条文说明
80-91 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
81-2002 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
82-91 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、施工及验收规程
88-2010 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
T  93-95  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
94-2008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
98-2011 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
102-2003 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
104-2011 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
106-2003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
107-2010 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
108-96 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
109-96  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
110-2008  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
113-2009    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
120-99 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
126-2000 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
128-2010  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
129-2000 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
130-2001 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
T  132-200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
133-2001 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
134-2010 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
T  136-2001    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
137-2001 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
T139-2001    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
141-2004  通风管道技术规程
144-2004 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
146-2004 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
149-2006 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
159-2008  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
160-2008 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
162-2008 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
T175-2009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程
T177-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
T178-2009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
184-2009  建筑施工作业劳动保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
T187-2009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
T180-2009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
231-2010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
237-2011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
打字不易,如满意,望采纳。

2024-05-24 03:06:15 回答

建筑工程申请认证!
财富值双倍  检索优先  专属展现  同行交流
-  6  -      7、本规范与《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》CJJ39  (北方地区),CJJ70(南方地区)统一问题。  现行国家颁发的各“施工质量验收规范”对施工质量的要求都较前有了大的提高,为与现行“施工质量验收规范”接轨,本规范对施工质量,验收标准都有了提高,过去颁发的《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》CJJ39(北方地区),CJJ70(南方地区)又没有作废,所以本规范规定“工程验收内容”仍按保证项目,基本项目,允许偏差项目三个方面进行,验收的标准方法应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,只有当本规范没有明确规定的内容才可按“检验评定标准”的规定执行,增加了强制性条文的要求,提高了质量标准,以验评标准的优良标准为新规范的合格标准。  质量检查的等级,保证项目,基本项目应全部合格,允许偏差项目检查点的合格率应在80%及以上才算合格。  本规范的质量等级只分合格不合格两种,不进行评优良工程。      8、关于规范内容全与细的统一问题。          根据古建技术面临失传的危险,本规范在编写内容上尽量全,在施工作法方面尽量细。除了文字外,还附了很多图,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各地的古建技术和作法,凡是成功的、普遍的、典型的有发展前途的内容都应编进来推广。      (1)“全”。尽量把古建筑所需的内容全部包括进来。把各地使用较广,并有发展前途的典型古建技术也总结进来。所以这本规范不但规定了,大不构架、木装修、砖细、砖雕、木雕、石雕、各类型屋面,彩画等内容,还规定了灰塑、陶塑、泥塑、壁画、贴金、墙画,裱糊等新做与修缮内容,还把西北维族广泛使用的石膏雕;福建、广东广泛使用的嵌瓷;以山西为代表北方数省使用的汉纹绵彩画;西北土墙修缮等都写了进来。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这些古建技术。      (2)“细”。为了不失传,把古建的施工工艺写的很细。比如彩画、壁画、雕塑、地仗作的法都详细的写了出来。不但把每一步工艺作了规定,还把材料制备工艺也都详细总结进来作了规定。力争把原始的作法都编进来。应基本上达到只要按本规范的规定作,就可以达到古建艺术的效果。    9、新建和维修保护统一问题。  本规范用了大量的篇幅,介绍了维修保护技术和作法。凡是有新建的内容的都有修缮的内容,大木构架有七节规定修缮内容,装饰工程有六节讲修缮强制性条文十一条有六条是规定修缮的。由此可
-  7  -  见,新建与修缮同等重要。  10、关于古建保护与结构安全、社会环境效益问题的统一问题。        这主要表现在强制性条文上。我们上报了二十五条,经专家审查批准了十一条。由于本规范是古建方面的规范,又不同于一般新建规范,强制性条文只强调的是安全问题,把文物保护的一些要求也列入了强制性条文。十一条,有文物保护方面三条,安全方面五条,环境公众利益方面三条。  1)  文保方面:  有一条要求:在文物建筑附近施工必须要经文物部门批准;有一条要求:在维修古建筑时要坚持四保持“结构、材料、工艺、形制”不变。    对使用新材料也有明确要求,一是要有成功经验,二是形制,色彩与古建一致。    有一条要求:彩画的内容、形式、色泽、材料必须符合古建要求。  2)  在安全方面有五条:即房屋的牮直、升高、发平、山墙、屋脊、屏风墙、雕塑件的抗震防台风问题、装饰的安全问题。这里补充几点:  (1)规范中不管是牮直、升高、发平都提必要时要揭瓦卸屋面问题。实际经验告诉我们不一定都要卸屋面,如果木构架较好,损坏的地方加固好,就可不卸屋面进行牮直、发平、升高施工,这全凭施工人员的经验。在87年我到吴江辛塔去看人家有10多间房子(又是沿河)都向北偏移20多公分,又都是两层楼,只人撤出来,什么东西都不动(影响柱子牮直的墙要拆)10多间房子一起牮直,完成的很好。  (2)牮直要保证将来垂直问题。按照矫枉过正的要求,一般矫到向相反方向过几公分。等撑杆、索绳去掉,屋架按照原来的状况还要回去一部分的,这样有矫过部分就平衡了,反而屋架更直了。  (3)关于抬梁古建筑房子,它的缺点是沿房子的横向刚度较好,纵向刚度较差,房子往往会沿纵向倾斜,按着危房鉴定标准的规定,房屋倾斜超过房高的1.5%即为危险房屋,苏州在90年代房管局管的古民居有300多万平方米,其中有厅、祠堂等。苏州市直管公房危房面积要超过50万平方米。我们经过了大量的调查,又在小太平巷借拆迁做了一个两开间两层楼的房子拉倒试验,在最坏的条件下(两层的楼板全部拆)进行拉倒试验,准备三天拉倒(第一天每次拉5cm,第二天每次拉3cm,第三天每次拉1cm)结果拉倒第二天6m高柱已倾斜25.2cm(有的24.5cm),当天停了不拉了。因为晚上刮风
-  8  -  下雨倒塌,如不下大雨刮风倒不了。所以说明我局制定的平方倾斜达3.5H%,楼最大倾斜达3.0H%(不得超过20cm)为危险房无问题。自1989年12月26日公布使用现未发生过问题,危房当时降到只有15万平方米左右,降低了政府的压力,也给居住者带来安慰。  柱子下降10cm以上,拨榫长>1/3榫长等为危房,我们有了  经验就敢作。我记得玄妙观大殿,其中有一个步柱下沉了35cm,当时讨论修理方案时,很多设计单位的大都讲应停业维修,不然有危险。我当时表示无问题,可以照常使用,只在修屋面时,有可能掉瓦的部位遮挡一下就可以了,原因是我们有直接经验与体会。  (4)古建筑的高屋脊、屏风墙、观音斗,应该考虑防台风,防地震,因为在台风季节多次发生这些部位倒塌。  3)  有三条是关系到公众利益环境的强制性条文。      地仗材料、治白蚁药品、防火、防潮的涂料,不要污染环境,不要给人造成伤害,特别是治白蚁的药,一定要用低容、高效、快失效的药,因为我们处理的木构架都是住人的房子,这点要特别引起注意。  11、强制性和参考性的统一。      本规范是国家行业标准,是强制性标准,是必须执行的。但  由于古建筑的复杂性、多样性,有些问题不能强制死。如古建筑的砂浆问题,古建筑彩画的颜料使用问题,规范中都明确有设计要求的按设计要求作,没有规定的可按附录规定作,找不到合适作法时按当地传统作法作,这些要求都是带有一定参考要求的。又如规定中列的南方砖的规格尺寸,北方各类砖的规格尺寸及其砌砖方法都未强制使用,只有个别重要古建筑,在露明部分的局部维修时才可使用过去的砖料、过去的砌筑方法。  12、施工验收用表,也是用新建的用表和古建筑的用表统一结合使用。      从工程分部分项用表,到单位工程验收用表,质保资料核查表,使用功能抽查核验表,分部工程验收表等都与新建工程用表一样,只有检验批验收记录用表是用古建检验评标准的用表。  13、关于古建筑工程的施工与监理的统一问题。      本规范总则  条规定,古建筑工程的施工必须由有古建筑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,没有提监理,这是因为国家文物局今年才刚评定完了古建监理资质的工作。规范已批无法再改,实际上有了文物局对监理有了古建资质的评定,今后古建工程的监理也一定要由有古建监理资质的监理单位承担。    
-  9  -  四、规范编写的依据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。  1、本规范编写的依据,有两个方面:  1)  现存的标准规定:  ①国家文物保护法  ②清《工程作法则例》、宋《营造法式》  ③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》  ④南方的《营造法源》和建国以来古修建方面的经验  ⑤现存的大量的古建筑实例  ⑥《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》(南方地区、北方地  区)  2)  各地的经验总结资料:  ①  各参编单位提供《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写草稿》  ②  调研资料、调研报告  ③  参编人员和单位提供的文章著作(敦煌研究院的古建筑壁画的维修经验,马炳坚、刘大可的清式营造则例,古建瓦石营法等)  ④  园林技术上的有关资料等。      2、本规范的作用:        全国统一的《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本,填补了我国只有各地作法没有统一施工验收标准的空白。为指导古建筑修建施工,促进提高古建工程质量,为编写古建筑设计规范,古建筑施工预算定额等提供了依据。在验收质量标准上,对影响安全、环境、公众利益强制性条文上都与国家现行规范接轨,保证了使用的连续性,更有利于指导古建施工,便于在各地实施。对实施中可能碰到的问题也指出办法,一是参考执行,二是《按当地传统作法执行》,对中国古建技术的发展,宏扬中华文化将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。      3、规范存在的问题:  1)  深入调查研究,更广泛深入的收集资料不够,在融合统一方面的内容上尚应提高,有些好的成功的经验还未了解到。  2)  对穿斗式木造架的作法、资料收集不够,特别是木构架的制作方面细致了解不够,提出的要求不一定准确、全面。  3)  对规范中的技术术语,研究分析不够,有些术语未作解释,有些术语由于缺乏图的对照也讲不清,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,我们计划补这一部分。  
-  10  -  4)  由于编写人的水平有限,难免有挂一漏万,必定是第一本规范,应该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,通过实践总结提高,为今后的改革编写规范创造条件。正如北京文管局故宫博物院古建专家杜仙州老先生,在规范审定会上讲的“目前编写一份全国性的古建施工规范十分必要,但不能一蹴而成,需要长期积累,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古建筑施工技术,语言不通、土话、行话很难理解,困难不少”不能求责求全,只有通过实践才可能提高、完善。      4、关于传统建筑的发展问题。中国的古建筑,比较确切的应该用传统建筑比较好,现代建筑在发展(无论是材料、结构形式都在发展),我国优良的传统建筑也要发展,我们不能死守着白墙灰瓦不变,这不是发展,那是复古。在继承传统建筑优良风格的前提下应向前发展,比如在屋面瓦、材方面应用水泥材料代替,在屋造型、室内外装饰,花窗、月洞的应用,墙画、彩画的使用都应作些探索。前几年有一个朋友开发一块地,他向各设计单位还有国外单位征求中国传统现代民居方案,作了好多方案都脱不开西式别墅的影响,要不然就是复古老一套,后来他退休了没有人再搞下去,在坐的都发动各地对中国传统建筑有兴趣的人,一起努力,创造中国现代的传统建筑。中国建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屋面上,高屋脊、大翘角、曲屋面,只要抓住这些特点,远远一看就是中国建筑。当然还有门窗的造型、装饰花纹色彩,也有中国建筑的特点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苏州建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08年10月22日

2024-05-24 03:06:15 回答

1、已有的资料。我们知道我国古建筑的发展历史是非常悠久的,从秦砖汉瓦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,但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古建筑只出了两本书,一本是宋朝的《营造法式》,一本是清朝的《工程作法则例》,这应该算皇家颁布的国家规范。  ①但这些规范都是文言文,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读不懂。规范应该是大众化的材料,凡是本行业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人都应看懂。但这些规范一般人都看不懂。  ②这些规范也都是多年应用实践的总结,并不是现代作法是根据承受荷载的大小计算出来的。如北方小式建筑的柱高取面宽的0.8(即10:8),柱径为柱高的1/11,清则列规定“凡檐柱以面宽十分之八定柱高,以百分之七定柱径”,如面宽一仗一尺,柱高8.8尺,柱径为7.7寸。大式建筑以斗口为单位,“檐柱高为70斗口”(指由柱脚至檐桁底的总高度),去掉平板坊厚度和拱高即为檐柱的实际高度。檐柱高约为60斗口,柱径为6斗口;南方的营造法原一般以大梁为准,大梁(四界梁)的围径为四界进深(四界梁跨度)的2/10,山界梁围径为大梁围径的8/10,双步梁围径为大梁围径的7/10,步柱围径为大梁围径8/10。如内四界梁进深为4800,大梁的围径为4800×2/10=960mm,大梁直径为960/3.14=305mm,山界梁围径为大梁围径的8/10,山界梁围径为960×8/10=768mm,山界梁直径为768/3.14=244mm步柱直径也为244mm等。都是定统一的模数,按着规定的比例而推算出各构件的尺寸。各个榫卯的尺寸也是按比例确定的,也就是都标准化模式化,不是通过理论计算出来的,而是通过经验确定模数比例关系确定的。  ③经实际验算,按经验推断的作法,柱子断面偏大。而梁端的剪力面富余度小,两者不是等强度。如四界大梁的跨度为48m(进深)推算下来步柱(全柱)直径为244mm。按着层高3m,桁条间距1.2m,按苏州屋面承载按200kg即2.0KN/m2,计算下来步柱小头直径160mm,大大小于推算值244mm,计算出来四界梁少头直径230mm,推算大梁直径为305mm。梁柱推算值都大于计算值。      2、改革发展的需要。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,国际联系旅游的需要,各地维修复建了大批古建筑,也兴建了大批的仿古建筑,尤其是砼材料的应用,已不再是用固定的比例关系来确定各构件的尺寸了。
建筑工程申请认证!
财富值双倍  检索优先  专属展现  同行交流
-  2  -  没有一个质量的验评标准,就不能科学地进行古建工程的质量管理和工程验收。所以在1991~1996年先后出版了《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》(北方地区)(南方地区),满足了广大古建维修和新建的需要。        3、当前存在的问题。在执行本验收标准时发现很多古建的施工方法不对,甚至是错误的,有些对古建不懂的施工单位也承担古建工程的施工。发现有的一幢房子,由于不同的人施工,前后坡的作法都不同。比如小青瓦屋面檐口处的滴水瓦。  ①按古建施工的作法应挑出瓦口板长不小于50mm,不大于瓦长的1/3。有的就把滴水瓦紧贴在封檐板上,不挑出对保护木基层和檐墙不利;  ②又如古建的屋面是曲面,不是直斜面,有的作成直斜面。囊金叠步,撬瓦头没作出来。比如6界屋,每两个桁条之间的坡度是不同的,如苏州地区从屋檐算起坡度是0.45、0.55、0.65,如果8界屋0.40、0.45、0.55、0.65;北方地区0.50、0.65、0.85,8界屋为0.50、0.65、0.75、0.90,最大1.0(十算),大殿最高0.90,亭子最高十算1.0,屋脊处坡度最大,越往下越小,到檐口处最小,比较平。使流下来的水得到一个比较平的初速度,雨水可冲出离墙更远些对保护墙有利。这是有科学道理的。  ③又如挂落内的条子互相之间应该是榫接的,我们见到有的用钉子结合,这些都是不对的。  ④还有维修时对拆下来的旧材料不能很好的保护,随便乱扔,有的柱子墩接随便作。  有必要把将传统的古建技术总结起来发扬下去,这就是我这次编《古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》要完成的任务之一。

扩展回答

古建筑施工公司有哪些

古建筑施工公司有哪些?古建筑施工公司要有什么资质才能注册成立?古建筑公司一般都是帮助修复古建筑?还是会建造新房?

古建筑怎么防虫怎样保护古建筑

想了解下,那种水上餐厅是怎么设计施工的啊?不会怕下沉和潮湿吗

南京古建筑

求问各位大大 南京有哪些传统住宅(民国以前的)?甘熙故居和瞻园这种的。谢谢了

相关问题

页面运行时间: 0.096208095550537 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