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贝母种植技术如何?



				
				
冬射未至
31031 次浏览 2024-06-01 提问
80

最新回答 (3条回答)

2024-06-03 10:51:59 回答

1.选地整地
  选择河流、山脚、大溪两侧的冲击土为最好。土层深厚,富含腐殖质,沙质壤上,排水良好的,可与前茬作物玉米、大豆、甘薯等作物轮作。黏壤、过沙的土壤均不适宜。种过浙贝母的地,不能连种3次,否则医`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易得病害。地选好后深翻18~20厘米,耙细耙平,做成宽200厘米,高12~15厘米的畦,畦沟深15~20厘米,宽30厘米左右。每公顷施腐熟的厩肥和堆肥37500~75000千克,均匀施入表土层。

2024-06-03 10:51:59 回答

一、栽种
栽培鳞茎在6月上旬至中旬进行,先将鳞茎大、中、小分选,直径大于0.8厘米的为大鳞茎,0.4—0.8厘米为中鳞茎,小于0.4厘米的为小鳞茎。选好后按大、中、小分别栽种,栽种方法均匀撒播,株距2—3厘米,每667平方米要大鳞茎300公斤,中鳞茎200公斤,小鳞茎100公斤。播后覆土3厘米,搂平床面,中部略高,以防积水,实际生产中基本上都栽种鳞茎,很少有播种种子的。
二、种植遮阴作物
平贝母喜冷凉湿润的环境条件,6月上旬贝母成熟后,天气进入高温期,为防止入夏阳光直射地面,地温增高,在新芽分化生长创造有利条件,在播种后或老贝母成熟后及时种植遮阴作物。选择遮阴作物的原则是,遮阴作用强,根系少,对贝母生长发育影响小,不是贝母病害的寄生,又能增强土壤肥力。产区选择大豆和苏子作物为遮阴作物。
三、除草
地温2—4℃平贝母就能出苗,喷施新高脂膜,能防止病菌侵染,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,提高光合作用强度,保护禾苗茁壮成长。出苗比杂草早,杂草后期生长快,避免拔大草伤贝母影响贝母生长,植株成熟死亡后,可浅铲1次,以不伤鳞茎为准,一般贝母生长期间拔2次草即可。为了保证养分能满足根部发育的生理需要,可以按每100公斤液体中加入药材根大灵胶囊1粒,搅拌溶解后叶面喷施,使地下营养运输导管变粗,加大养分输送量,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,使根茎快速膨大,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,达到增产丰收的愿望。
四、防治病害
锈病,叶背、叶柄、茎基部出现许多褐色孢子群,病重时贝母早期枯死。防治方法是加强田间管理,及时清除地上残株,发病前喷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+新高脂膜防治。灰霉病,叶绿叶尖出现水浸状病斑,后期枯萎死亡,防治喷500倍液的代森铵+新高脂膜防治。

2024-06-03 10:51:59 回答

安徽富邦装饰为您解答
 浙贝母喜湿和凉爽的气候条件。出苗的适宜地温为6℃~7℃,植株生长最适气温为10℃~22℃,低于4℃或高于30℃停止生长。磷茎在地下5厘米处,日平均地温10℃~25℃时能正常膨大,高于25℃时休眠,低于-6℃时磷茎受冻。开花适宜气温为22℃左右,喜充足阳光。  
  选地整地  
  应选择排灌方便、土壤深厚、富含腐殖质、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种植,过粘或过沙的土壤均不宜栽植。选好地后,每亩施腐熟厩肥或堆肥3~5吨作基肥,翻20~30厘米厚土层,耕细整平,做成高畦,畦宽1~2米,畦沟宽33厘米,深13~16厘米  
  繁殖方法  
  浙贝母多用磷茎繁殖。栽培浙贝母可分为种子地和商品地两种。种子地待地上部枯萎后在原地过夏,9~10月间将磷茎挖起,按磷茎直径大小,进行挑选后分别栽植于种子地和商品地。  
  栽培期为9月前后为宜。按行距20厘米在畦上开横条沟、沟深10~12厘米,沟要直、底要平,将磷茎按株距13~16厘米种植。芽头向上,栽种一行,再开第二行,并把第二行翻起的覆盖在前一行上按顺序进行。一般种子地约400~500千克;商品地约250~300千克。  
  田间管理  
  中耕除草要尽早进行,在浙贝未出土前和植株生长前期较宜。一般栽植半月后浅锄一次,以后每隔半月锄一次,直至施冬肥为止。翌年2月中下旬待苗出齐后,适当深锄一次,以伤茎为宜。抽茎以后,见草就拔。  
  浙贝是耐肥作物,对氮肥要求量大,对钾肥需求量也较多。追肥分别在冬前、齐苗期和摘花期进行。尤其冬季施肥量要大、每亩浅沟施入7粪尿2500~3000千克,饼肥75~100千克,铺施厩肥1500~2500千克;苗期每亩施水肥1200~1500千克或硫酸铵10~15千克;花期每亩施水粪1500千克或硫酸铵15千克。  
  浙贝生长期需水不多,但在植株旺盛生长时期(2月初~4月初),需水相应较多,如这时缺水、茎叶生长不良,直接影响磷茎的膨大。如此期干旱,应每周沟灌一次,以满足生长需要。水分过多易使磷茎腐烂,所以遇积水应及时排出。  
  适时摘花有利用磷茎养分集中,促使茎杆生长,增加光合作用。在植株顶部有1~2朵花开放时应摘除,摘花宜在晴天进行,以免雨水渗入伤口,引起腐烂。摘下的花稍经晒干后可入药。  
  病虫防治  
  灰霉病可在发病前喷100倍波尔多液7~10天一次,连喷3~4次,或在发病时喷50%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。软腐病、干腐病,防治时应注意过夏期间挖好排水沟;用50%苯丙咪唑1000倍液浸种15分钟,晾干后再下种;选无病虫、伤痛疤磷茎作种。如遇豆芜青危害,可用90%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或40%乐果乳剂800~1500倍液喷洒。  
  采收  
  浙贝5月份地上部分枯萎,到9月份磷茎发根,此期称为过夏(浙贝此期休眠)。种茎数量少可在阴凉处沙藏过夏,种子地宜选地势高燥,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坡地种植,栽植可深些,以免露出土面。地上部分枯萎前,可套种大豆(4147,-21.00,-0.50%)、花生、瓜类、红薯等作物,以给浙贝遮荫,降低地温,调解水分,有利于磷茎过夏。  
  9月上旬种子地挖掘磷茎,按大小分级、选大小均匀、呈扁圆型、磷片紧密抱合、芽头饱满、无病虫害的二号贝(直径4~5厘米)作种用,随挖随选随种。  
  商品地5月上、中旬当地上部分全部枯萎时,选择晴天采挖,切忌弄伤磷茎,按大小分级、加工。一般亩产鲜贝600~900千克,折合干品200~300千克。

相关问题

页面运行时间: 0.14550089836121 秒